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深远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首先,诗人登上待月岭,远远地敲响栖云关,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的“待月岭”和“栖云关”都是隐居的地方,暗示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
接着,诗人提到石室闭锁了千年,高僧还没有回来。这里的“石室”指的是修行的地方,高僧可能已经圆寂,但他的精神依然存在。这种对高僧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修行和智慧的向往。
然后,诗人描述了残灯下黄叶飘落,古座上青苔覆盖的景象。这里的“残灯”和“黄叶”暗示了岁月的流转,而“古座”和“青苔”则表现出石室的历史悠久。
最后,诗人提到不见高僧的跏趺影,只有鹤鸣声在山中回荡。这里的“跏趺影”指的是高僧打坐的背影,而“鹤鸣”则象征着高僧的智慧和超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石室、高僧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智慧、超脱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