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灯船"为主题,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风俗,表达了作者对商业文化侵蚀自然之美的惋惜。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南京秦淮河的灯船自古以艳丽著称,为何杭州也要模仿这种浮华风气?不仅苏州百姓跟风效仿,连浙江官员也劳心费力地安排这些活动。这里暗含讽刺——盲目跟风让官民都疲于应付。
后四句转向景物描写:早春的花香本已展现自然富足,鸟鸣声也不比人工乐曲逊色。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西湖山水原本清净雅致,现在却被嘈杂的歌舞乐器破坏了天然韵味。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花香""鸟语"对比"丝管",突出自然与人工的冲突
2. "可惜""却教"等词直接流露作者的遗憾
3. 通过两地风俗比较,反映当时商业娱乐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本质上,这是首环保主题的诗,提醒人们:过度开发会破坏自然本真,就像今天景区过度商业化会失去原有特色一样。作者用委婉的笔法,批评了那种盲目追求热闹、破坏自然和谐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