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风 其五
郎到官渡头,妾住东湖下。
婉娈芙蓉闺,青春犹未嫁。
郎来收赤枣,来止妾西家。
窥见妾眉宇,爱妾面上花。
中门不曾出,窈窕比同车。
此时刺绣閒,欢言情不极。
手中青铜镜,扫黛开宫额。
头上玉燕钗,旖旎光首饰。
掌中琥珀钟,促筵交履舄。
何以送閒夜,绮席雕象床。
何以尽芳朝,綵屏点红妆。
饥惬胡麻饭,渴饮琼华浆。
晚花狂蛱蝶,曲沼鸣鸳鸯。
春风咏采兰,郁烈闻国香。
秦楼花发时,临邛行乐处。
灼灼红英舒,滴滴玉漏曙。
丝缠凤凰足,知郎未得去。
婉娈芙蓉闺,青春犹未嫁。
郎来收赤枣,来止妾西家。
窥见妾眉宇,爱妾面上花。
中门不曾出,窈窕比同车。
此时刺绣閒,欢言情不极。
手中青铜镜,扫黛开宫额。
头上玉燕钗,旖旎光首饰。
掌中琥珀钟,促筵交履舄。
何以送閒夜,绮席雕象床。
何以尽芳朝,綵屏点红妆。
饥惬胡麻饭,渴饮琼华浆。
晚花狂蛱蝶,曲沼鸣鸳鸯。
春风咏采兰,郁烈闻国香。
秦楼花发时,临邛行乐处。
灼灼红英舒,滴滴玉漏曙。
丝缠凤凰足,知郎未得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年轻恋人的甜蜜互动,充满了青春恋爱的浪漫气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物设定
- 男主角是位常来官渡的年轻男子,女主角是住在东湖边未出嫁的姑娘。诗中用"芙蓉闺"形容女孩的住处,暗示她像荷花一样纯洁美好。
2. 恋爱细节
- 男孩借口来收赤枣(一种红色枣子),实际是为了见女孩。特别注意到女孩的眉毛和面容("面上花"),说明他被女孩的自然美吸引。
- 女孩虽然大门不出("中门不曾出"),但两人相处时像同乘一辆车般亲密。她刺绣时停下手里的活,和男孩尽情聊天。
3. 精致的生活场景
- 诗中用青铜镜、玉燕钗、琥珀杯这些精致物件,描绘出富足温馨的生活环境。他们一起在雕花床上休息,在彩屏前梳妆,吃着胡麻饭,喝着琼浆玉液。
4. 自然意象的烘托
- 用蝴蝶恋花、鸳鸯戏水比喻热恋状态,春风中兰花的香气("国香")暗喻爱情的美好。提到"秦楼"(传说中萧史弄玉成仙的地方)和"临邛"(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故事发生地),都是古代著名的爱情圣地。
5. 结尾的深意
- 最后用"凤凰足被丝线缠住"比喻男孩被爱情牵绊舍不得离开,既形象又含蓄,把热恋中难分难舍的心情表现得生动有趣。
全诗就像一组爱情电影的甜蜜镜头,通过日常物品、自然景物和神话典故,把年轻人初恋时那种羞涩、兴奋和缠绵都细腻地呈现出来。虽然写于古代,但那种心动的感觉和现代年轻人谈恋爱时的体验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