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似简单,却藏着深刻的哲理。开头用数字"一二三四五"正着数、倒着数,就像我们每天重复的生活,看似在变化,其实本质不变。"返覆数千回"暗示这种循环已经持续很久,但"总不出今日"点破真相:无论怎么折腾,人们始终活在当下这一刻。
后两句突然转向自然景象,"霜风刮地"的凛冽和"法身赤骨"的赤裸形成强烈对比。这里的"法身"可以理解为人最本质的状态——就像寒风中的枯骨,褪去所有伪装,只剩下最真实的自我。诗人用这种极简的画面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直面当下,回归本真。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儿童数数般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成年人也未必看透的道理:我们总在追逐变化,却忽略了生活就在此时此刻。就像数数游戏,正数倒数都是数字,人生起伏也不过是同一个"今日"的不同面貌。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