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黄茂笙病中之作 其三

放眼高台上,风云孰主权?
奇愁盘古剑,清泪坠春绵。
丛桂能招隐,幽兰任弃捐。
蓬莱非乐土,何事去求仙。

现代解析

好的,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诗的题目是《次韵和黄茂笙病中之作 其三》,可以看出这是对朋友黄茂笙的病中之作进行和韵,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和安慰。

第一句:“放眼高台上,风云孰主权?”

这一句可以通过比较直接的方式来理解。诗人站在高台上,眼望远方,问天下风云变幻,到底谁才是主宰。这里诗人运用了“高台”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心态,同时通过对风云的提问,表达了对命运和未来的思考与疑问。

第二句:“奇愁盘古剑,清泪坠春绵。”

这里“奇愁”指的是奇特的忧愁,“盘古剑”可能是借用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的剑,象征着力量或改变生活的决心。整句的意思是说,在面对难以排解的忧愁时,就像拿着盘古的剑,却只能让清泪像春绵(意指棉絮)一样落下。这里诗人表达了面对忧愁时的无力感和悲凉的情绪。

第三句:“丛桂能招隐,幽兰任弃捐。”

这句诗中,“丛桂”指的是丛生的桂树,一般象征隐士的生活,“幽兰”则常常作为高洁品质的象征。整句意思是说,丛桂能吸引隐居的人,但幽兰却被弃置一旁。这里诗人可能是想表达,隐居生活虽然美好,但真正能选择这种生活的也不多,许多人可能只能被迫放弃这种高洁的生活。

第四句:“蓬莱非乐土,何事去求仙。”

“蓬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通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诗句的意思是说,蓬莱虽然美丽,但却并不是理想的归宿,为什么要去追求仙人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以及对真正的幸福和理想的追求。

综上所述,整首诗通过高台上的思想、面对忧愁的无力、高洁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真正幸福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黄茂笙的深切关怀,并且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