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亲见仙科唱第时,宠均宣室对神釐。
汉台诏令方深厚,好取名郎作训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金榜题名的荣耀场景,展现了古代读书人功成名就时的风光。

前两句"亲见仙科唱第时,宠均宣室对神釐"是说:亲眼看到科举放榜的盛况,新科进士受到的恩宠就像汉代贾谊在宣室殿被皇帝召见一样隆重。这里用"仙科"形容科举的神圣,用汉代典故衬托当下的荣耀。

后两句"汉台诏令方深厚,好取名郎作训辞"意思是:朝廷的诏书恩泽深厚,正好可以挑选这位才子来起草重要的文书。"名郎"指这位新科进士,暗示他才学出众,能胜任重要工作。

全诗通过:
1. 生动的典礼场景描写
2. 贴切的汉代典故对比
3. 对人才的高度赞赏
展现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人生巅峰时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功名的推崇。语言庄重又不失亲切,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荣耀与喜悦。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