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屏不固婢有思逸者小儿作高栅限之

一从为客今五年,囊中羞涩无一钱。
虽逢恶客如栎社,匠石不顾斤斧全。
自矜尚可诧妻子,不用戒谨长安眠。
性庸外户从不闭,窃类陈平佐刺船。
昨者小儿治藩鹰左臂常掣韝,病鹤伤心怀旧匹。
有自而然尔莫惭,无以聚人吾自黜。
又思厨清固无馀,以我养尔何怨疾。
忍饥只合且困眠,何为目眺思悠然。
尔今肠空尚图逸,藉饱安得同周旋。
人生有命甘淡泊,安贫听我歌薰弦。
古来饥渴第可忍,醉饱以德方称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贫困生活中的一种心态和对未来的看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贫困与自我安慰


诗的开头部分,“一从为客今五年,囊中羞涩无一钱。”讲述了作者客居他乡已经五年,生活非常拮据,没有钱。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有自我安慰的想法:“虽逢恶客如栎社,匠石不顾斤斧全。自矜尚可诧妻子,不用戒谨长安眠。”他觉得即使遇到不好的人(恶客),仍然能够从容自若,不需要过于谨慎(戒谨),甚至在家里都可以安心睡觉。

对家人的态度


“性庸外户从不闭,窃类陈平佐刺船。”这里,作者表现出了对家人的信任和宽容。他说自己通常不关门,而且认为家里的孩子(刺船,可能指代孩子玩耍的小船)就像陈平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

生活中的困境


“昨者小儿治藩鹰左臂常掣韝,病鹤伤心怀旧匹。”这里描述了作者的小孩子为了照顾一只患病的鹤,可能会觉得辛苦;“病鹤伤心怀旧匹”表达了对相伴之物(旧匹)的思念和伤感。

对现状的坦然接受


“有自而然尔莫惭,无以聚人吾自黜。”意思是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自然的,并不值得惭愧,因为没有能力养活更多人,自己也就减少了一些负担。

对未来的展望


“又思厨清固无馀,以我养尔何怨疾。”意思是即使家中清贫,没有什么多余的,尽力养活孩子,他们也没有什么怨言。作者认为应该忍饥挨饿,甘于淡泊的贫困生活。

倡导的积极态度


“人生有命甘淡泊,安贫听我歌薰弦。”这是整首诗的核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认为人各有命,生活中甘于淡泊,安于贫困也是一种美德。他希望人们能够听他用琴弦弹奏出生活的旋律。

启示


“古来饥渴第可忍,醉饱以德方称贤。”最后这句话表明了作者认为忍饥挨渴是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德行自处,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贤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困境和对这些困境的积极态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和对贫困的坦然接受。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