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与文明游城南马上和鸣治韵

乳鸠飞燕总春声,我亦缘诗太瘦生。
十里烟尘新路绕,五更风雨旧愁轻。
山亭坐近檐檐碧,水岸花开树树晴。
不有黄门能爱客,几人鞍马得相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与友人骑马游城南的闲适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用飞鸟的欢鸣点明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幽默地自嘲因为沉迷写诗而消瘦。这里用鸟儿的自由快乐反衬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雨后景色的清新怡人:新修的驿路虽然尘土飞扬,但经历一夜风雨后,连旧日的忧愁都变得轻淡了。坐在山亭里,屋檐的碧绿近在眼前;水岸边繁花盛开,每棵树上都映着晴光。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明净美好。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要不是有黄门侍郎(指友人鸣治)这样好客的朋友,谁会特意骑马相迎、共赏美景呢?既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也透露出知音难得的感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春日雨后的美好时光和友情的温暖。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确幸,把寻常的出游写得充满诗意。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