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杨柳津头送客回,暮云千里正徘徊。
人归春后酴醾尽,风暖闺中芍药开。
芳草不离河畔绿,孤舟偏向日边来。
乡愁已似东流水,况复啼鹃夜夜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后引发的乡愁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层层递进。

前两句写送别场景:杨柳渡口送走友人后,暮色中云朵在千里天空徘徊,仿佛不舍得离去。这里用云的不舍暗示人的留恋。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时间流逝与空间阻隔:人回家时春花已凋谢,而远方家中的芍药正盛开;河畔芳草依旧翠绿,孤舟却向着太阳的方向远去。这些意象形成强烈反差,突出距离带来的怅惘。

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乡愁像东流江水一样无法阻挡,更让人难受的是杜鹃鸟夜夜啼叫,仿佛在催促游子归家。杜鹃的啼声(古人认为其叫声似"不如归去")成为压垮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全诗妙在将抽象乡愁具象化——用凋谢的春花、远去的孤舟、流水和鸟鸣这些可感可知的事物,让读者真切体会到那种因离别而发酵的思念之情。特别是"酴醾尽"与"芍药开"的时空对照,把"你在家乡看花开,我在异乡数花落"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