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自昔来多积雪,寺从与后有遗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寺的静谧画面,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山自昔来多积雪"说的是这座山自古以来就常年被积雪覆盖。这里的"昔"字点出了时间的悠长,积雪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这座山的固有特征。诗人用"多"字突出了积雪的厚重感,让人仿佛看到皑皑白雪覆盖群山的壮阔景象。

后两句"寺从与后有遗风"则转向山中的古寺。"与后"可以理解为"此后",说明寺庙建成后一直保持着古朴的风貌。"遗风"二字特别传神,既指寺庙保留着古代的建筑风格,也暗含这里延续着某种精神传统。一个"遗"字,让整座寺庙顿时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简练的文字勾勒出雪山古寺的永恒之美
2. "昔"与"后"形成时间上的呼应,展现历史传承
3. "积雪"与"遗风"形成视觉与精神的双重意象
4. 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庄严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白描,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对永恒之美的赞叹。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

程师孟

(1009—1086)宋苏州人,字公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徙河东路。晋地山谷春夏多水,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自江西转运使改知福州,治行为东南之最。累知广州、越州、青州,为政简严,痛惩豪恶,民为立生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