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温馨画面,用生活中的小细节传递深厚情谊。
前两句"烟霏巧湿行李,钟鼓初分去舟"像电影镜头:蒙蒙雾气轻轻打湿行囊(暗示清晨送别),寺庙钟声与码头鼓点交织,友人的船正要启程。这里用"巧湿"二字把离别时分的潮湿空气写得灵动不伤感。
后两句聚焦两个动人细节:友人穿着锦衣却套着粗布外衣("尚褧"),船舷旁的车轼(扶手)还挂着未擦的油渍。这些看似随意的描写其实暗藏深意——锦衣象征身份,粗布外衣显质朴本性;没擦净的车轼暗示临行匆忙,透露出友人虽地位尊贵却不拘小节的真性情。
全诗妙在"旁看"二字,诗人作为送行者默默观察这些细节,不直接写不舍,却通过衣物、器具的细微处,让读者感受到两人超越世俗地位的知己之情。就像我们今日送好友远行时,总会注意到对方行李箱没拉好的拉链、随手塞进兜里的登机牌,这些生活褶皱里藏着最真实的牵挂。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