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馆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译文及注释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ōu)浮!
出使万里臣孤单一人,如今已到殉身报国的时分。无非是大海中一个小小的气泡,我将生命看得很轻很轻。
致命秋:拼命报国的日子沤浮:水中气泡。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dī)羊解乳不?
敬慕当年苏子卿,誓与汉节同死生,公羊能否生乳何须问!
“提携”两句:以汉苏武自许。苏武,西汉大臣,字子卿。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坚不投降。放逐北海牧羊,吞毡饮雪。匈奴扬言:待公羊生乳,始可释。但苏武手持汉节,历尽艰辛十八年,终不屈志。不:同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出使万里臣孤单一人,如今已到殉身报国的时分。无非是大海中一个小小的气泡,我将生命看得很轻很轻。
敬慕当年苏子卿,誓与汉节同死生,公羊能否生乳何须问!

注释
致命秋:拼命报国的日子
沤浮:水中气泡。
“提携”两句:以汉苏武自许。苏武,西汉大臣,字子卿。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坚不投降。放逐北海牧羊,吞毡饮雪。匈奴扬言:待公羊生乳,始可释。但苏武手持汉节,历尽艰辛十八年,终不屈志。
不:同否。

赏析

使金组诗的最后一首。据作者自注,金人称接待宋朝使臣的馆舍为“会同馆”。自注又说:“授馆之明日,守吏微言有议留使人者。”即谓诗人作为宋使有被扣留在金的危险。因此,此诗如一纸气干云霄的壮烈宣言。前两句说不以个人微躯为念,但期以身殉国,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牺牲精神。后两句以汉代出使匈奴的苏武自许,表现出一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据有关记载,这绝非泛泛之言,出使前作者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万里殉国的决心,在金国的朝廷上也确乎有此惊人的无畏表现,最后终于不辱使命,全节而返,耸动朝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使者写的,表达了他坚守气节、视死如归的决心。

前两句"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浮"意思是:在这生死攸关的秋天,我独自一人在万里之外,我的生命就像水上的泡沫一样微不足道。这里用"泡沫"比喻生命的脆弱和渺小。

后两句"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更直白:我带着象征使命的符节(古代使者的凭证),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别问我能不能像公羊产奶那样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暗指处境艰难)。"羝羊解乳"是个典故,公羊本来就不能产奶,这里比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诗人明知处境危险,任务艰巨,但依然选择坚守使命,把个人生死看得很淡。这种在绝境中依然保持尊严和气节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