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张阃使的官员的送别之作,赞美他的才能和品德,同时鼓励他继续为国效力。
开头两句直接夸赞张阃使的军事才能出众,文化修养也无人能比。"廷对诸生策"说他曾在朝廷上对答如流,"家传孺子书"暗指他有良好的家风传承。
中间部分描述他的功绩:曾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百蛮)带兵,又在浙江福建一带任职。"单醪"典故说他不贪享乐,"二卵"典故澄清关于他的流言都是假的。
"铜柱"指东汉名将马援立铜柱记功的典故,"玉关"借指边疆,这两句说他已功成名就,但仍需为国戍边。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诗人拍着大腿感叹当下局势,语重心长地提醒张阃使:皇恩浩荡,你可不能疏于报效啊!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也包含着对国家利益的考量。
全诗用典自然,既有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也有对他品德的肯定,最后落在现实关怀上,展现了宋代文人既重才学又重品德的价值观,以及心系国家的士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