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寄上芸叟侍郎

于越茫茫羁旅久,函秦落落笑谈中。
曲江烟月新春梦,寒食人家故国风。
此际一樽曾邂逅,他时相见更从容。
丈人笔力知强健,何事书来不吐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芸叟侍郎的一封"书信体"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怀念。

前四句是回忆:
1. 开头说自己在南方漂泊很久("于越"指江浙一带),但想起在长安("函秦")和老友谈笑的日子依然清晰。这里用"茫茫"和"落落"形成对比,突出漂泊的孤独和友情的珍贵。
2. 接着用两个典型场景勾起回忆:长安曲江的春日美景("曲江烟月"),和寒食节时故乡的风俗。这些记忆像"新春梦"一样美好却短暂。

后四句是抒情:
3. "此际"指现在,说当年一起喝酒的偶遇多么难得,期待未来能更从容地重逢。这里藏着对当下处境(可能不太如意)的淡淡感慨。
4. 最后夸赞朋友文笔雄健("吐虹"比喻文章气势如彩虹),却幽默地问:为什么来信没展现这样的文采呢?用轻松的语气表达对友情的亲近。

全诗妙在:
- 时空跳跃自然:从南方到长安,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
- 情感真挚含蓄:思乡念友却不直白说"我想你",而是通过场景描写流露
- 结尾俏皮:严肃的怀旧突然转为朋友间的玩笑,让整首诗更有生活气息

就像我们给老朋友发微信:先回忆一起旅游的快乐时光,再感叹现在各忙各的,最后开玩笑说"你最近朋友圈写得不够精彩啊",既有深情又有默契。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