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三江泛月

风吹甬江月,万里发城阴。
海白东南尽,天青上下深。
光从露气湿,寒逐岁华侵。
复忆乘槎事,难忘霄汉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江上赏月的场景,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江风轻拂,月光洒满甬江,从城墙的阴影处一直延伸到万里之外。这里用"万里"夸张地表现月光铺展的辽阔感,营造出天地一色的空灵画面。

中间四句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月光下的江景:海水在东南方向泛着白光,与深青色的夜空形成鲜明对比。月光仿佛带着露水的湿气,而秋夜的寒意也随着时间流逝渐渐加深。这里"光从露气湿"的描写很新颖,把无形的月光写得仿佛能触摸到湿气。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古代乘木筏登天的传说("乘槎"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尘世,却始终怀有追求高远境界的理想。这种从现实景物升华到精神追求的写法,给全诗增添了深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诗人通过月光、江水、露气等意象的巧妙组合,既写出了中秋夜色的静谧之美,又含蓄地寄托了自己超脱世俗的情怀。特别是最后点出的"霄汉心",让整首写景诗有了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