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官场纷争、回归自然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姜子牙渭水钓鱼、伊尹耕田出仕的故事(象征追求功名)哪里比得上牧童在山林间逍遥自在?牧童横吹短笛、斗笠被风吹斜,雨天倒骑牛背、蓑衣沾湿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无拘无束的田园乐趣。
中间两句用典故深化主题:苏武北海牧羊嚼雪吞毡(比喻坚守气节),宁戚喂牛时敲角唱歌(比喻怀才不遇)。这两个典故暗示诗人经历过仕途坎坷,最终选择归隐。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自称也是"归休者"(退休之人),不仅要像牧童那样生活,更打算做樵夫隐入藤萝密林。结尾的"薜萝"(隐士服饰)强化了彻底远离尘世的决心。
全诗通过牧童、樵夫等形象,把抽象的隐逸思想变得具体可感。用"横吹短笛""倒跨归牛"等动态画面,让田园生活显得鲜活有趣。历史典故的运用既丰富了内涵,又不过分艰深,传递出"放下名利、回归本真"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