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项服善宰鄱阳有政声人惜其去用郡圃栽花韵作诗数篇叙别遂和以送之 其一
七岁名师世胄赊,云孙行实副文华。
仁心驯及鲁恭雉,和气种成潘岳花。
清白见知鄱水月,高明相照楚天霞。
送君撩我思乡意,遥想吾庐日长麻。
仁心驯及鲁恭雉,和气种成潘岳花。
清白见知鄱水月,高明相照楚天霞。
送君撩我思乡意,遥想吾庐日长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即将离开的官员项服善,他的政绩和品德受到了人们的赞赏。通过一些比喻和历史典故,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佩之情,并表达了对他的惜别之情。
1. 开头两句提到,项服善七岁就开始学习,年纪轻轻就成为名师的学生,这说明他的家世背景不凡。他还有一位孙子,举止言行非常优秀,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
2. 接下来两句中,诗人用两个历史典故来赞美项服善的品德和仁心。鲁恭是古代著名的清官,他仁爱待民,连雉鸡都不敢靠近,生怕惊扰了百姓;潘岳是古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文被誉为佳作,因此诗人说项服善能够像他一样种出美丽的花朵。
3. 三四句提到项服善清廉正直,他的名声就像鄱阳湖的月光一样纯洁明亮;他的高明才智如同楚天的彩霞一样耀眼。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
4.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项服善的不舍之情。他思念着项服善,想象着项服善离开后,自己的家乡或许已经长出了繁茂的麻雀树。这里的麻雀树象征着满怀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典故,赞美了项服善的品德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不舍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