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客寮因登寺后诸山

古刹知何处,岩扉深万重。
客寮成信宿,僧腊尽从容。
虚室延山月,哀猿下岭松。
欲投峰顶路,恐有白云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夜宿山寺、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空灵幽静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寺庙藏在深山岩壁间,营造出远离尘世的氛围。"古刹知何处"像是自言自语,透露出寻觅的期待;"岩扉深万重"用层层山门形容寺庙的隐秘,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是夜宿体验:旅人暂住僧房,发现僧人们的生活简单从容。"虚室延山月"写月光透过简朴的禅房,与"哀猿下岭松"的猿鸣松影形成视听交融的画面,既空灵又带着淡淡的孤寂。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想登顶看日出,却担心山顶被白云遮挡。这个俏皮的担忧其实暗含禅意——追求至高境界时,往往会被表象所阻。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越想达成目标,越容易被各种"云雾"困扰。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借宿经历写得如探险般有趣:找寺庙像寻宝,住禅房能赏月听猿,连登顶都像在和白云捉迷藏。诗人用轻盈的笔触,把深山夜宿写成了一场充满诗意的微型冒险。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