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华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
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
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荒烟蔓草!
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现代解析

这首《黄鹤楼联》用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黄鹤楼的历史沧桑和壮美景色。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时空交错的景观画卷
上联像无人机航拍,带我们俯瞰黄鹤楼周边的经典景观:凤凰洲的孤岛、鹦鹉洲的芳草、渔民垂钓的黄鹄矶、晴川阁的雄伟楼阁。但"剩水残山"四字突然转折,暗示这些美景在历史长河中已残缺不全。提到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典故,巧妙连接古今,让人感受到文脉传承。

二、万里长江的壮阔气象
下联镜头拉远,展现长江流域的宏大景象:汉口的落日、洞庭湖的波涛、潇湘的夜雨、云梦泽的朝霞。这些本应激发诗酒豪情的盛景,如今却只剩"荒烟蔓草",形成强烈反差。最后用笛声鹤影作结,缥缈的意境中暗含物是人非的惆怅。

三、深沉的历史感慨
全篇贯穿两条情感线:明线是对美景的赞叹,暗线是对历史变迁的感伤。用"春华秋月"对比"荒烟蔓草",用"万里长江"反衬"天地窄",在宏大与渺小的对照中,表达对时光无情、盛景难再的唏嘘。最妙的是把这种感慨融入景物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历史的厚重感。

这种写法就像用风景照片做历史相册,每个镜头都藏着故事,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自然产生"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