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招四时吟 其四

木炭供来日,陂塘半涸冰。
草枯归牧马,寒重敛飞蝇。
沙渍衣多垢,山童雪不凝。
客游闲戏笔,真个悟三乘。

现代解析

这首《西招四时吟 其四》用白描手法展现了西北边塞冬季的艰苦生活,同时透露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前四句像一组镜头:人们靠烧木炭取暖,池塘结冰快干涸了,牧马啃着枯草归来,连苍蝇都冻得躲起来。这些细节生动描绘了边塞的严寒与荒凉,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刺骨的寒风。

五六句"沙渍衣多垢,山童雪不凝"更有意思:风沙把衣服弄脏,山上光秃秃的连雪都积不住。这里用日常的脏衣服和反常的"无积雪"现象,巧妙突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悠闲地提笔写诗,说自己参透了佛法真谛(三乘指佛教修行境界)。这种反差特别打动人——在物质匮乏的苦寒之地,精神世界反而获得了升华。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生活越简单,心灵越自由"。

全诗的魅力在于:既真实记录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又展现了超越困境的精神力量。不用任何夸张修辞,只是平静地叙述所见所思,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从容的生命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