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鹰 其二

枯干立亭亭,由来爱鹡鸰。
何当草间奋,相逐上清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雄鹰站在干枯的树枝上,姿态挺拔。诗人说它原本和鹡鸰(一种温和的小鸟)是朋友,但内心始终渴望展翅高飞。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什么时候才能从草丛中奋力起飞,和同伴一起直冲云霄呢?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现深意:
1. 表面写鹰:刻画了静态的鹰(枯枝独立)和动态的渴望(想冲天飞翔)
2. 深层喻人:用鹰比喻有抱负的人,虽然现在处境平凡(如枯枝),但内心充满向上的力量
3. 人生哲理:表达了"环境束缚不了真正有志向的人"的理念,草丛代表现实困境,清冥(天空)象征理想

最打动人的是"何当"这个问句,把那种按捺不住的渴望写得特别鲜活,就像我们心里憋着一股劲想突破现状时的感觉。而"相逐"二字又让这份壮志多了份温暖,暗示追求理想路上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读者既能欣赏老鹰的英姿,又能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古典诗词"一图双关"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