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许遂休致陈昭远丈以诗见贺已和答之复赋一首
阑干苜蓿久空槃,未觉清羸带眼宽。
老去光华奸党籍,向来羞辱侍臣冠。
极知此道无终否,且喜闲身得暂安。
汉祚中天那可料,明年太岁又涒(自注:汤昆反。)滩⑴。
老去光华奸党籍,向来羞辱侍臣冠。
极知此道无终否,且喜闲身得暂安。
汉祚中天那可料,明年太岁又涒(自注:汤昆反。)滩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晚年退休时所作,表达了他卸下官职后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生活状态的变化
前两句用"空盘子里的苜蓿"比喻清贫的退休生活,但诗人说自己并不觉得消瘦(清羸),反而腰带都松了(带眼宽),用幽默的方式展现退休后的轻松。
2. 政治生涯的回顾
"奸党籍"暗指自己曾被政敌打压的往事,"羞辱侍臣冠"回忆当官时不得不向权贵低头的憋屈。这两句像老人回忆往事时的摇头苦笑。
3. 人生哲理的感悟
"此道无终否"是说官场沉浮没有定数,但诗人更庆幸现在能"闲身暂安"。就像现代人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表现出豁达。
4. 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用"汉祚中天"的典故,把国家比作正午的太阳,虽然自己退休了,但对国家前途仍充满期待。"太岁涒滩"指来年干支纪年,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淡淡感慨。
全诗妙在把退休这件小事写出了大境界:既有对过往的自嘲,又有当下的满足,还有对未来的期待。就像一位老干部退休时说的真心话,既吐槽过去的委屈,又享受现在的清闲,最后还不忘祝福国家,非常真实动人。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