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知为余作画四帧各题一绝 其四 (丁丑)

画境分明习苦斋,疏林野水有谁来。
残山一角君休画,不似江南我亦哀(四帧皆师戴鹿床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作,通过其景象表达了一种哀伤的情感。让我们逐句分析:

1. 画境分明习苦斋,疏林野水有谁来。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晰可见的画面。画面中有一座小屋(习苦斋),周围是稀疏的树林和流淌的溪水。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幅画中,究竟有没有人来访?这暗示了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氛围。

2. 残山一角君休画,不似江南我亦哀。
- 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画作的内容。诗人说,不要去画那残缺的山峰一角,因为即使画得再好,也不如同真实美丽的江南景色那样令人哀愁。在这里,“我亦哀”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或无法抵达美好景象的深深哀伤。

综合分析:
整首诗通过描述一幅画作所呈现的景象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寂静的感慨。诗中的“习苦斋”代表了某种宁静或孤独的生活状态,而“疏林野水”则营造了一种远离人烟的自然氛围。最后一句表达了即便在画作中寻找美好,也无法完全替代现实中江南景色的真切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哀愁。

这首诗的情感丰富,通过具体的画面描绘,抓住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美丽景色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孤独或失去时的无奈与哀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