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时松

孤山陈柏⑴已物化,九日晋松犹后生。
欲问东南两朝事,风枝潇洒似谈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树寄托历史沧桑感,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时光流逝:孤山上的陈年柏树早已枯朽("物化"指死亡),而重阳节见到的晋代松树却依然苍翠。"犹后生"三字很妙,千岁古松在诗人眼里竟像年轻人般充满生机,突出松树顽强的生命力。

后两句将古松拟人化:想了解东晋、南朝旧事吗?看那松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就像在娓娓道来那段历史。"潇洒"形容松枝舒展的样子,也暗指历史人物洒脱的风骨。最有趣的是"谈清"二字,既指清谈(魏晋名士的哲学讨论),又暗含"讲述清明历史"之意。

全诗就像给古松拍了个短视频:镜头先扫过枯死的柏树,然后定格在苍劲的松树上,最后风起时松枝轻摇,仿佛历史老人在讲故事。诗人没说具体历史事件,但通过松树的"神态",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朝代更替的沧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