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身用山谷韵乞高丽墨于功千而墨仅二枚一赠尺凫一以赠仆竟无以应也次韵答之仆亦同作

黑玉乾爻光印纸,柳枝瘦龙略相似(面作龙纹背有利见大人四字)。
贡馀人手竞分藏,主不吝留等穷子。
城南居士气高寒,乞墨不乞钱买山。
半枚莫得李公择,置君且在廉让閒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之间互赠高丽墨(一种名贵墨锭)的趣事,字里行间透着文人雅士的风趣与情谊。

开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墨锭的珍贵:墨色如黑玉般润泽,表面印着龙纹和"利见大人"的字样(暗示这是进贡的精品)。大家都想私藏这种好墨,但主人很大方,特意留着等穷朋友来分享。

中间四句聚焦"乞墨"这件雅事:住在城南的读书人清高自持,宁可讨要墨锭也不贪钱财("买山"代指置办产业)。这里用典故调侃——就像当年苏轼的朋友李公择只讨到半块墨,现在你也只能空手而归啦!

最后两句最妙:既然墨已分完,干脆把你也安排到"廉让榜"上吧!这里的"廉让"既指古时表彰清廉的榜单,又暗指"廉洁谦让"的品质,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无墨可赠的尴尬。

全诗把寻常的"分墨小事"写得妙趣横生,既有"黑玉""瘦龙"的精致比喻,又有"廉让閒"的机智双关,展现了文人之间用雅趣化解窘境的智慧,读来令人会心一笑。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