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它带给人的超脱尘世之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开篇用"一峰突兀"直接勾勒出山峰的险峻挺拔,仿佛刺破天空。周围群山像盘踞的龙一样葱茏环绕,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2. 中间四句写山峰与世俗的对比:这里远离人间喧嚣,连尘埃都飘不到佛寺,暗示这是一个纯净的修行圣地。"主公"指真正有修为的人才能在此隐居,而普通俗人连上山的路都找不到,突出了修行之地的神圣性。
3. 最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山北的道人们像赶集一样热闹(缺字可能是"赶"或"聚"),而云门、临济这些佛教宗派却保持着各自的修行风格,暗示虽然都是修行之地,但不同派别有不同修行方式。
全诗通过夸张的山势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修行生活的向往。最妙的是最后两句,用"赶集"的热闹反衬出修行圣地的庄严,既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不同修行方式的独特魅力。
许巽
字少阳,生卒年不详,宋代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解元。乾道五年(1169)进士。任归善县知县。时县尉将一些良民当作强盗逮捕。巽审讯、查明事实后,准备将良民释放。县尉贿赂上上下下的官员,决心要让良民坐牢。时惠州太守收了县尉的贿赂,到归善县衙去质问许巽。巽说:“执法严明,是我的责任。的确无罪的人,怎么可以当作罪犯?”太守明知理亏,不敢以权压他。巽于是放了那些良民。良民们感激说:“生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再生我们,是我们的许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