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去年春旱种不移,后来虽雨那及时。
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
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身针随处早。
晴无十日雨辄随,雨及一犁日还杲。
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爱憎。
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
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甦犹五六。
兵端倚伏讵可量,且原藩篱谨西蜀。
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
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身针随处早。
晴无十日雨辄随,雨及一犁日还杲。
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爱憎。
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
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甦犹五六。
兵端倚伏讵可量,且原藩篱谨西蜀。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连续两年不同的降雨情况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年春天干旱,庄稼种不下去,后来虽然下雨但已经错过农时。直到现在,田里的庄稼长势不好,麦子成熟了也救不了挨饿的百姓。今年雨水及时,庄稼早早发芽生长,晴天不超过十天就会下雨,雨水恰到好处,阳光也很充足。
作者感叹:老天爷本是慈悲的,为什么去年和今年的待遇差别这么大?他联想到古代老子《道德经》说的"大兵之后必有凶年",认为战争是导致灾荒的根源。如今虽然有个别地方收成稍好,但还有五六成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最后作者忧心忡忡地说:战争的隐患难以预料,只希望西蜀边境能守住,避免战事发生。
全诗通过两年降雨对比,揭示了自然灾害对百姓的影响,最终将矛头指向战争这个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体现了作者心系百姓、反对战争的人文关怀。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