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年景不佳的忧虑和自责。
开头两句用对比手法,说本以为今年会比去年好,结果反而更糟。这种落差感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诗人的愁绪中。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糟糕的景象:石榴花该红不红,菖蒲该绿不绿,庄稼也长得不好,稻田里的禾苗稀疏,高粱也蔫头耷脑。按说端午节该赛龙舟热闹一番,但诗人觉得现在最需要的是场大雨来缓解旱情,而不是搞这些形式化的庆祝。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反省,说自己修养不够,一遇到烦心事就睡不着觉。看似自责,其实透露出他心系百姓的胸怀——正因为关心民间疾苦,才会如此焦虑。
全诗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但字里行间充满对农事的关切。诗人不直接说"我多忧国忧民",而是通过描写荒凉的景象和失眠的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的责任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