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训儿童八首·应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教导孩子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 态度要恭敬 诗中说"应对须恭谨",意思是回答别人时要像捧着易碎的瓷器一样小心恭敬。用现代话说就是:别人和你说话时,要认真对待,不能吊儿郎当。
2. 说话有分寸 "言言罔不祗"是说每句话都要经过思考,不能随便乱说。就像现在家长常提醒的:开口前先想想,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3. 对不同人用不同方式 后两句教具体方法:父亲叫你时要立刻答应(像现在说"好的,马上来"),长辈问话时要谦逊回答(比如用"您说得对""我会注意的"这样的礼貌用语)。就像现在对不同身份的人,我们会自动调整说话语气一样。
全诗用20个字就讲透了沟通礼仪的核心——不是死板的规矩,而是通过得体的言行传递尊重。就像我们现在教孩子:礼貌不是做样子,是心里装着别人。这种穿越千年的教育智慧,至今仍适用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陈淳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