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杂咏三十二首·手

手所以司执,所执必正事。
回德谨勿持,持必为痿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手部动作,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

诗的前两句说:手是用来拿东西的,但拿的东西必须是正当的。就像我们用手拿碗吃饭、拿笔写字,这些都是该做的事。这里"司执"就是掌管抓取的意思,"正事"指正确、正当的事情。

后两句用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用手去拿扭曲的东西("回德"指弯曲不正的德行),就像长时间保持不自然的姿势,手会得麻痹症。意思是如果人总是做不正当的事,就会像得病一样,道德和能力都会退化。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日常的手部功能来讲大道理,非常接地气
2. "痿痺"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道德堕落的后果说得像生病一样直观
3. 短短20个字,把"慎始慎行"的哲理说得明明白白

就像我们现在说"习惯成自然",这首诗提醒我们:养成好习惯就像用正确姿势拿东西,养成坏习惯就像把手弄麻痹了,想改都难。做人做事,从一开始就要把持正道。

陈淳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