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长安龙图陈学士登熙熙台之什二首 其二

台号熙熙倚半空,新秋景好与春同。朱衣吏列登临处,百二山河一望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熙熙台眺望远方时的壮阔景象和愉悦心情。

前两句写熙熙台高耸入云,初秋的景色和春天一样美好。"倚半空"用夸张手法表现高台的气势,"新秋景好与春同"则打破常规,用春天的生机来比喻初秋的清新。

后两句写登台远眺的场面:身着红色官服的官员们站在台上,眼前是雄伟险要的山河。"朱衣吏列"点明登台者的身份,"百二山河"用典故形容地势险要,最后"一望中"三个字收束全诗,让读者仿佛也站在高台上,将万里河山尽收眼底。

全诗语言简练,通过"高台、秋色、红袍、山河"几个鲜明意象,既写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暗含对国泰民安的赞美。最妙的是把初秋写得如春天般美好,打破了人们对秋天萧瑟的固有印象,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