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金飙猎猎受降旌,虎帐累累细柳营。坐屈遐荒三百万,何须掠地与屠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风猎猎中的军营景象,歌颂了不战而胜的军事智慧。

前两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拉开序幕:秋风(金飙)吹动受降的旗帜猎猎作响,军营(虎帐)像汉代名将周亚夫的细柳营一样纪律严明。这里用"猎猎"形容风声,用"累累"形容军营连绵,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点明主旨:军队用威慑力就让远方(遐荒)的三百万敌人屈服投降,根本不需要靠抢夺土地和屠杀百姓来取胜。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批判了传统战争中掠夺屠杀的野蛮行为,赞美了以德服人的军事策略。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秋风旌旗的壮美画面,又蕴含"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深刻军事思想,展现了古代将领的胸襟与智慧。最妙的是最后两句,用"何须"二字轻描淡写地否定了血腥征服,举重若轻地表达了反战思想。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