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夜酌走笔二首 其二

疾风动地雨倾荷,一事商量君信么。
试问糟床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与友人徐载叔一边采菊饮酒,一边即兴创作的情景。

前两句"疾风动地雨倾荷,一事商量君信么"用夸张手法写风雨之大——狂风撼动大地,暴雨打翻了荷叶。但诗人却俏皮地问朋友:"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你信不信?"这种在恶劣天气中依然保持轻松幽默的态度,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

后两句"试问糟床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是诗眼所在。诗人把酿酒器具(糟床)滴酒的声音和屋檐滴水的声音作比较,故意问:到底是雨声大还是我们喝酒的声音大?这里用拟人手法让酒具"说话",把普通的雨夜小酌写得妙趣横生。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对比制造幽默感:把狂暴的自然景象与温馨的饮酒场景并置
2. 巧用拟人修辞:让酿酒器具参与对话,使画面生动活泼
3. 展现豁达心态:在糟糕天气中依然能找到生活乐趣,体现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这种把日常小事写得妙趣横生的手法,正是宋代文人诗的典型特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乐观精神。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