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 其八 渔村返照

雨来湘山昏,雨过湘水满。
夕阳一缕红,醉眠草茵暖。
渔罾晒石上,腥风吹不断。
野凫沉更浮,沙汀荻芽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南湘江边渔村雨后黄昏的宁静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前两句写雨势变化:雨来时湘山变得朦胧昏暗,雨停后湘江水涨得满满的。这里用"昏"和"满"两个简单的字,就生动表现出天气的转变。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画面:雨后的夕阳像一缕红线,照得人醉醺醺想躺在温暖的草地上。渔网晒在石头上,风中飘着淡淡的鱼腥味。这些细节描写特别真实,仿佛能闻到鱼腥味、感受到草地的温度。

最后两句写水鸟和植物:野鸭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沙洲上的芦苇刚长出短小的嫩芽。这些动态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也暗示着春天刚来的时节。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有远山近水,有夕阳渔网,有水鸟芦苇。没有华丽的词藻,只用最朴实的语言,就把渔村傍晚那种闲适、温暖又带着生活气息的感觉完美呈现出来。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置身在那个雨后的湘江边,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美好。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