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寄张应时同年

之子面如玉,沿流送我行。
低回羸马缓,叶帖敝冠轻。
岩邑经三宰,茆堂只数楹。
野花开遍处,吟望若为情(时与应时执别花下故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别时对朋友张应时的一封情意绵绵的信,表达对他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我们来逐句分析一下。

“之子面如玉,沿流送我行。”
意思是:那位朋友的脸色像玉一样白,他顺着水流送我上路。这里,用“面如玉”来形容朋友的相貌,既表现了朋友的风度翩翩,也暗示了他对作者的关怀和温暖。

“低回羸马缓,叶帖敝冠轻。”
意思是:我骑着瘦弱的马缓缓而行,帽子上的树叶轻轻贴着,感觉很舒适。这里描写离别时的情景,马瘦弱是因为心情沉重,而帽子上落的树叶则象征着朋友之间的友情和自然界的美好,这种情感的寄托和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岩邑经三宰,茆堂只数楹。”
意思是:经过多次治理的山城,只有简陋的小屋,数间而已。这里描述了朋友所在的地方环境,虽然治理多次,但房屋简陋,暗示了朋友的生活简朴,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简朴生活方式的欣赏。

“野花开遍处,吟望若为情。”
意思是:野花遍布的地方,我吟诗望景,心中充满情感。最后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野花四处开放,作者在欣赏这些景色时不禁涌起复杂的感情,既是对朋友的思念,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若为情”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述送别的场景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纯洁友谊的赞美。诗中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了丰富的情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