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儿

吴蚕为人织,烹蛹以充肠。
况尔止工螫,焚巢何足伤。
幸与众果俱,得陈君子堂。
咀嚼任所宜,故毒难自防。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蜜蜂的遭遇暗喻社会中的不公现象,语言直白却充满讽刺。

前四句说:蚕吐丝为人服务,最终却被煮来吃;蜜蜂只是偶尔蜇人,人们却要烧毁它的巢穴。这里用蚕和蜂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付出越多的人反而越容易被牺牲,而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更严厉的惩罚。

后四句笔锋一转:幸好蜂蜜能和其他水果一起,被端上贵人的餐桌。但最后两句突然点破真相——人们随意品尝蜂蜜时,却不知道其中可能暗藏蜂毒。这里用蜂蜜的"甜蜜陷阱"暗喻:表面看是底层劳动者(蜂)的成果被上层(君子)享用,实则暗含反抗的可能。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一句"故毒难自防"——就像被压迫者看似温顺,但积怨终会爆发。诗人用烧蜂巢、吃蜂蜜这些日常小事,尖锐地戳穿了阶级剥削的本质,提醒上位者:压迫越狠,反噬越危险。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让批判既含蓄又有力。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