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九日拜苏公祠(癸亥)

西湖腊后待春还,寂寂祠堂竹石间。
澹荡闲情如远水,峥嵘残岁似寒山。
几枝柔橹摇清响,百树梅花破冷悭。
记取坡公此生日,一年好景最相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西湖边苏公祠附近的所见所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西湖腊后待春还
这里的“腊后”指的是冬末,“春还”则是春回大地的意思。开头两句说明了季节,诗人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这反映了人们对温暖和生机的向往。

寂寂祠堂竹石间
走过苏公祠,四周寂静,只有竹子和石头陪伴,这里有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体现了祠堂的幽静和岁月的沉淀感。

澹荡闲情如远水
这里的“澹荡”形容水波荡漾,而“闲情”则是指悠闲的情怀。远水的波澜轻轻荡漾,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闲适和淡泊的情感。

峥嵘残岁似寒山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这里指冬天的山,似乎显得格外突出。这句诗通过对比,用残岁和寒山来表达岁月的匆忙和寒冷,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几枝柔橹摇清响
“柔橹”指的是轻柔的船桨声,这句描绘了轻舟摇荡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远方的意境。

百树梅花破冷悭
在冷冽的冬天,几朵梅花破冰而出,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这句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场景,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希望。

记取坡公此生日,一年好景最相关
最后两句提到苏轼的生日,诗人感叹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这一年的美景最令人留恋。这里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的淡泊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古代文人先贤的敬仰之情。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