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云盖分题得云字

公才如天骥,超绝气逸群。低摧簿书中,一笑置勿论。

我如剪翎鹤,俛啄穷朝昏。生涯无窖子,乞食尝扣门。

但为口腹累,乖隔如参辰。此夕复何夕,共宿湘山云。

境清藏胜气,情高发幽欣。天风吹笑语,乞与人间闻。

念公翰墨场,少年策奇勋。世味如嚼蜡,喜著磨衲裙。

裴公师黄檗,圆泽友李憕。因法偶相逢,则以法为亲。

安知我与子,夙昔非弟昆。吾闻三生石,曾歌旧精魂。

他年葛洪陂,相寻定烦君。先当理故事,过山寻老仁。

要同夏口村,发瓮惊前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的作品,主要描写了与友人同游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开头,诗人用“天骥”(天上的骏马)比喻友人的才华,说他超群绝伦,气度非凡。而自己则像一只“剪翎鹤”(羽毛被剪的鹤),只能低头啄食,生活困顿,甚至要乞讨度日。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的卓越和自己的平凡,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写到与友人共宿湘山,享受清幽的景色和高雅的情趣。天风吹拂,笑语盈盈,仿佛人间仙境。这段描写充满了对自然和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然后,诗人回忆友人年少时的辉煌成就,但如今世态炎凉,人生如嚼蜡般无味。友人却依然保持着淡泊的心态,像裴休师从黄檗禅师、圆泽与李憕交友一样,因佛法而相遇,以佛法为亲。这里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友人超脱世俗的敬佩。

最后,诗人联想到“三生石”的传说,暗示自己与友人前世可能有缘,并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他还提到要一起去寻访“老仁”(可能指高僧或隐士),重温旧梦,寻找前世的记忆。这段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