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村书屋三首为范宪副题 其一

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阳。
和风荡原隰,戴胜鸣高桑。
课耕有馀闲,击缶歌慨慷。
世途方好径,而我循其常。
车马带倾覆,贫贱起膏粱。
不见陵陂麦,千载同感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功利风气的反思。

前四句用"平坦的天路"、"和煦的春风"、"戴胜鸟鸣叫"等意象,勾勒出东瓯阳地区宁静祥和的自然风光。这里的人们在耕作之余击缶而歌,展现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乐趣。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点明主旨:当世人都在追逐捷径时,诗人选择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用"车马倾覆"象征急功近利带来的危险,而"贫贱起膏粱"则说看似贫贱的生活反而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最后两句以"陵陂麦"为喻,暗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始终相通。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委婉批评了当时社会的浮躁风气,传递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