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心系百姓的明君形象,用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政治理想。
前两句"圣主瑞居念远民,尽将休戚寄斯文"是说:贤明的君主虽然住在华丽的宫殿里,却始终惦记着远方百姓的疾苦,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体察民情这件事上。这里的"斯文"不是指文人雅士,而是指体察民情、施行教化的政务。
后两句"时来宣化堂中坐,应念田中正苦辛"更有画面感:当君王来到宣化堂(类似现在的政务大厅)办公时,应该时刻想着田间地头正在辛苦劳作的百姓。诗人用"宣化堂"与"田中"的对比,提醒统治者不要被官衙的高墙阻隔了视线,要始终心系基层民众。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质朴的为民情怀。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位老农在诚恳地提醒:"当官的要记得种田的苦啊"。这种跨越时空的民生关怀,正是这首诗历经岁月仍能引起共鸣的原因。
王闻诗
(1141—1197)温州乐清人,字兴之。王十朋子。由太学以恩授承务郎。累官知光州,有善政。仕至提点江东刑狱。人称其父子之施政,皆能爱民而又能去害民者,故卒时民多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