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豪迈情怀,充满洒脱自在的生活趣味。
前两句说"重阳节过了一百次也不腻,每次登上高山都感到无比豪迈",用夸张手法表现对重阳登高的热爱。三四句则巧妙点出重阳节的文化意义——这个节日仿佛是为登高而设的,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登高之乐。
五六句写得很生活化:"设宴何必非要插茱萸(重阳习俗),刚爬上山就惊喜地发现枫叶点缀衣袍"。这里用两个细节对比传统习俗与自然馈赠,体现作者不拘形式、随性而活的态度。
最后两句像电影镜头:夕阳下猎熊归来,在帐篷里趁着余兴挥毫作诗。这个结尾把整天的活动收束得潇洒利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文人雅致,活画出作者豪放不羁又富有才情的形象。
全诗语言明快,把传统节日写出了新意,展现了古人过节时既尊重传统又不被束缚的智慧,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生活乐趣的豁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