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杪过曾济苍一夕而别入夏蒙两寄书先后以叠韵诗索和次韵奉詶兼柬高大立二首 其二

相望两故人,物候又惊新。
屡送山中腊,犹储若下春。
烹鲜馀鲙缕,连舫待溪滨。
地主清狂在,行呼老阿频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友重逢又别离的温馨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前两句"相望两故人,物候又惊新"写两位老友久别重逢,发现彼此都随着季节变换有了新变化。这里的"物候"指季节变化的迹象,暗示时光流逝。

中间四句描写了相聚时的美好时光:他们经常一起在山中送别寒冬("屡送山中腊"),还珍藏着好酒("犹储若下春");一起享用切成细丝的鲜鱼("烹鲜馀鲙缕"),在溪边等待船只("连舫待溪滨")。这些细节展现了他们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写当地主人(可能指高大立)依然保持着洒脱不羁的性格("地主清狂在"),经常呼唤老友相聚("行呼老阿频")。"老阿"是对老友的亲切称呼,体现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关系。

整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淡泊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腊月送冬""溪边等船""分享美食"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朋友间相处的温暖和快乐。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