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要离开时的复杂心情。
开头"三年归计总蹉跎"说朋友在外漂泊三年,想回家却一直没能实现,现在终于要走了。"日见轻舟下潞河"用每天看着小船在河上往来的画面,暗示离别在即。
后两句最打动人:"君去登高谁对酒"是直白的担心——你走了以后,我和谁一起喝酒赏景呢?"空怜秋色异乡多"则把孤独感融入秋景,异乡的秋天再美,没有知己分享也显得格外凄凉。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它的魅力在于用日常小事(看船、喝酒)表达深厚友情,让每个经历过离别的人都能感同身受——那种明知留不住朋友,又忍不住觉得孤单的心情。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