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 其二

绿玉脩脩冷罩烟,一溪春雨洗婵娟。
不知徐福归何处,丱女童男泣海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竹林与溪水的清新画面,同时暗含历史典故,传递出淡淡的哀愁。

前两句写景:春雨中的绿竹像碧玉般修长挺拔,竹叶上笼罩着朦胧的水雾;溪水被春雨洗得清澈透亮,倒映出竹子婀娜的姿态。"婵娟"本指美人,这里用来形容竹影的柔美,让静止的景物有了灵动感。

后两句用典抒情:诗人突然联想到秦朝方士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出海求仙的传说。看着眼前烟雨迷蒙的溪水和竹林,不禁想象那些未能归来的孩子们,他们的眼泪是否化作了海边的盐田?这里用"泣海田"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历史悲剧巧妙结合,让竹林春雨也蒙上了一层忧伤。

全诗妙在把两种看似不相关的画面——生机盎然的春雨竹林与苍凉的海边盐田通过"水"的意象串联起来,用美景反衬悲剧,形成强烈反差。既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之美,又透露出对历史中微小个体命运的悲悯,耐人寻味。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