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有趣的山间小景,充满生活气息和童真想象。
前两句写实:诗人看到山腰龙潭里有几只蜥蜴(古人称为"水瓮"),联想到这些小家伙是不是当年高僧用钵盂施法变出来的。又看到村民用剖开的竹筒当水管,把山泉引进厨房,水流细细地流淌。
后两句写趣:天真的孩子不知道这潭水是"神龙的家",只当是普通的一汪山泉。这里用孩子的视角制造了反差萌——大人眼中神秘的龙潭,在孩子看来就是个打水的地方。
全诗妙在把日常景象写出神话感:蜥蜴像是被施法的龙,竹筒引水像魔法,水潭藏着龙宫传说。但最后又用孩子的天真打破这种神秘,让人会心一笑。诗人用轻松笔调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神奇,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眼睛去看。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