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失去亲人的人站在先人墓前时,内心深深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
前两句"四季轮回春天又来了,但地下长眠的人永远看不见"用自然循环对比生命的永逝,突出生死相隔的残酷。站在墓前的人("陟岵"原指登高望父,这里指祭扫),满心怀念却再也见不到亲人,只能任泪水打湿衣裳。
中间两句是强烈的自责和遗憾:现在就算摆满山珍海味("列鼎")也来不及孝敬了,想起从前在父亲跟前("趋庭"指接受父亲教导)的时光,悔恨更深。最后两句是无奈的叹息:逝去的人不可能复活("九原"指墓地),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自古以来就像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一样,永远让人心碎。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站在墓前自言自语。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丧亲之痛,用四季、饭菜、风声这些日常事物来比喻,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些没来得及说的爱,会成为最深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