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远离尘嚣的深山寺院,通过对比和自然意象传递出宁静超脱的意境。
前两句用"门外"和"此中"形成鲜明对比:寺门外是三街六市的喧嚣人间,寺内却是修行人几辈子才能修来的清净福地。这种空间对比暗含了世俗与超脱的抉择。
后两句用具体的自然景物展现寺院环境:千年古树高耸入云,苍翠的树冠仿佛含着云雾;清冽的山泉绕着寺院的栏杆流淌。"千寻"夸张表现古木参天,"含云翠"让树木有了吞吐云雾的灵气;"寒泉绕槛"的动态描写,既表现山泉的清冷,又暗示修行生活的纯净循环。
全诗的精妙在于: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市井-寺院"的对比和"古木-寒泉"的意象组合,让读者自己感受远离尘俗、亲近自然的修行之乐。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推门即红尘,闭门即仙境"的强烈反差美,以及古树寒泉中蕴含的永恒宁静感。
梁頠
汀州长汀人,字习之。真宗咸平三年进士。以文章为陈尧咨推重,屡加荐引,官终开封府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