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深巷饧箫,连村社鼓,禊游节物天涯。
南国旌旗,未妨春到人家。
崇桃积李看难倦,又轻飔吹绽桐花。
问几人曲水浮觞,新水煎茶。
韶光在处都堪赏,况红楼翠幕,紫陌钿车。
怎得双鸳,相携细履平沙。
流莺劝酒休辞醉,更徘徊淡日残霞。
醉归来,插帽繁枝,一任横斜。
南国旌旗,未妨春到人家。
崇桃积李看难倦,又轻飔吹绽桐花。
问几人曲水浮觞,新水煎茶。
韶光在处都堪赏,况红楼翠幕,紫陌钿车。
怎得双鸳,相携细履平沙。
流莺劝酒休辞醉,更徘徊淡日残霞。
醉归来,插帽繁枝,一任横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游玩的欢乐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上片开头用"深巷饧箫,连村社鼓"勾勒出热闹的节日氛围,巷子里飘着麦芽糖的甜香,各村社的鼓声此起彼伏。"南国旌旗"暗示这可能是南方某个传统节日,但春天依然如期而至,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微风吹开了梧桐花。这里用"看难倦"三字,生动表现出赏花人沉醉花海、流连忘返的情态。
下片转入更具体的游乐场景。"红楼翠幕"指华丽的楼阁,"紫陌钿车"是装饰华美的马车,展现出游人的富贵气象。"怎得双鸳"透露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希望能与心上人携手漫步沙滩。最后写游人在莺啼劝酒中畅饮,直到夕阳西下,醉醺醺地归来,头上还插着随手摘来的花枝,一副洒脱不羁的模样。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纵情春光的快意,既有"插帽繁枝"的随性,也有"淡日残霞"的余韵,把春日游玩的酣畅与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人没有刻意说理,而是用鲜活的画面让读者直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