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避暑的闲适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山林野趣。
前两句"倚杖长松底,无风昼自凉"像一幅速写: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大松树下,明明没有风吹过,却自然感到凉爽。这里用"长松"而不是普通松树,既显出树木的高大茂密,又暗示树龄古老,给人厚重的荫凉感。一个"自"字巧妙点出树荫的自然清凉,不需要借助外力。
后两句"吾庐傍林壑,嘉木耸千章"把镜头拉远,展现住所环境:房子紧挨着山林溪谷,周围都是挺拔的好树。"嘉木"指优质树木,"千章"形容树木众多,这两个词搭配既写出树木的数量,又暗示品质。最妙的是"耸"字,让树木一下子有了向上生长的动感。
全诗通过松荫、林壑、嘉木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诗人没有直接说"多凉快",而是用"无风自凉"来侧面表现;不说"树很多",用"千章"来形象表达。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己想象画面,反而更有韵味。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以及远离尘嚣的闲适心境,读来令人神往。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