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阴下吹箜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只有短短七个字,却像一幅动态的夏日速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魅力:

1. 画面感极强 "老槐阴下"立刻让人想到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荫浓密得像天然的凉棚。树越老,阴凉越厚重,这种阴凉不是冷清的,而是带着夏天特有的慵懒感。

2. 声音的魔法 "吹箜篌"是点睛之笔。箜篌(类似竖琴的古乐器)的乐声本是清亮的,但在树荫的包裹下,声音仿佛被过滤得更加柔和。一个"吹"字用得妙——明明是弹拨乐器,却说"吹",让人感觉乐声是轻轻飘出来的,像被夏风吹拂的槐叶自然发出的声响。

3. 隐藏的故事 诗中没写是谁在演奏,反而留下想象空间:可能是纳凉的老人随手拨弦,也可能是孩童在模仿大人。这种留白让读者能把自己代入场景,仿佛听见蝉鸣间隙传来的零星乐音。

4. 夏天的质感 整个画面凝聚了夏日最惬意的片段:不用赶时间的午后,斑驳的树影,即兴的音乐。诗人捕捉的不是宏大的场景,而是生活中随时会溜走的小确幸。

这种诗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生活片段,没有修饰却充满诗意,让人看完嘴角不自觉上扬——原来美就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

戚明瑞

戚明瑞(一二四六~?),字子云,槜李(今浙江嘉兴南)人。读书于会稽五云山,曾以诗向方回请益,较回年少二十岁。事见《桐江集》卷四。

0